偷閒,午遊「單位展」。
周逸老師發現一般學生在解題目時
都很著重「數字」的計算
其實「單位」也是有參與運算的!
(通常大學原文書一開始都會介紹單位跟換算)
所以上課時,周逸老師特別強調單位的「認識」跟「換算」💪💪
我都會舉這個例子作為開頭
大家對「20公斤重」的感覺大概有多重?🤔🤔
一般來講對於3~5公斤重的大家都能體感出個大概
但當數字一放大之後誤差也跟著放大
而之所以舉20公斤的原因是
每次出國我的托運行李都差點超重啦哈哈哈哈哈😁😁😁
所以這次來單位展看到許多有趣的東西
把單位給實體化
像是一公斤的「空氣」大概有多少
平常我們會用公式算出來
但真的用眼睛看過一次
才發現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😂😂😂
(Ps高一的學生
請把22.4公升和24.5公升和莫耳和分子數的換算再複習一次唷!)
用大象、人、老鼠的角度,去解釋生命時間的概念(其實我覺得比較概念比較像頻率啦)
展覽還有講了很多日本酒、像素、記憶體的換算
真的很有趣,展期還剩一週
如果大家有空可以來參觀一下👍👍